产品展示

中国烯烃下游发展的新趋势分析-乙烯篇

来源:okooo手机版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2-28 15:43:06 021-64096188
产品详情

  由图2能够准确的看出,中国乙烯下游消费结构中,聚乙烯以63%占据首位。近年来,中国聚乙烯产能不断扩张,2016-2020年产能平均增速达12%,体量扩大的同时,中国聚乙烯还存在较为显著的结构性问题,即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、高端产品严重依赖进口。

  中国现阶段聚乙烯产品以中低端通用料为主,中东地区凭借廉价的油气资源,在成本方面具备天然的优势。未来几年国内聚乙烯产能仍将持续扩充,同质化竞争将会更激烈,特别是通用料和中低端专用料产品面临产能过剩的危机。而高端聚乙烯产品严重依赖于进口,国产化替代空间巨大。以线性茂金属聚乙烯为例,目前中国市场的需求量约为100万吨左右,但2020年中国产量仅有11万吨,巨大的供应缺口刺激了大量的进口线性茂金属货源涌入中国市场。因此聚乙烯在向高端化、差异化方向发展具备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。

  此外,高端聚烯烃具有高技术上的含金量、高应用性能、高市场价值、客户忠诚度高的产品特质,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商品市场供应量的增加,我们正常的生活水平提升和环保意识日益增强,对产品质量、品种和功能有了更高、更新和更细化的要求,这部分的应用市场将会更为广阔。

  政策支持也为高端聚烯烃发展提供了契机,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《产业体系调整指导目录(2019年本,征求意见稿)》中,将POE、茂金属聚乙烯等特种聚烯烃、高碳α-烯烃等关键原料的开发与生产列为鼓励类。在《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(2019年版)》,将高碳α-烯烃共聚高端聚烯烃的开发、生产列为鼓励类。因此高端/高性能聚烯烃产品将是行业未来发展重点方向之一。

  环氧乙烷是仅次于PE的乙烯第二大下游,占乙烯消费量的10%。2020年产能较2015年增长了40%左右。近两年,从慢慢的变多的一体化装置看到,乙二醇利润空间逐步收窄且到了亏损压力点,多数乙二醇联产环氧乙烷装置开始向精制环氧乙烷转移,并兼顾两者的灵活产出。

  环氧乙烷产能大幅度增长,下游产品发展却进入瓶颈期,单一化、同质化现象明显。主要下游聚羧酸减水剂单体、表活以及乙醇胺等产品已经面临产能严重超过标准的局面,行业竞争激励导致产能利用率降低,对环氧乙烷的消费量有相对缩减的趋势。对于此,通过上下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将更加有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,如构建乙烯—EO—EG以及AEO(脂肪醇聚氧乙烯醚)的完整产业链;向下游拓宽EO其他衍生物的生产等,丰富产品种类。

  自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成为纺织品生产、输出大国,同时也成为了纺织原料的需求大国。随国家大力推进煤化工、炼化一体化项目,中国乙二醇产能迅速增加,2020年中国乙二醇总产能提升至1550.2万吨,近5年产能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8.8%左右。除此之外,伴随着卫星石化(乙烷制乙烯)、延长石油(油田伴生气)、哈密广汇(荒煤气)等新装置建设、投产,未来乙二醇原料路径将继续丰富,且供应能力扩张带来的实际供应增量将导致行业竞争程度更加激烈。

  在产能不断扩张的背景下,2019年4月,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了《2019年度重点化工产品产能预警报告》,对包括乙二醇在内的多个化工品产能增长发出了预警。国家发改委发布的《产业体系调整指导目录(2019年本,征求意见稿)》中建议限制20万吨/年以下乙二醇装置的建设,并取消对20万吨/年及以上合成气制乙二醇生产装置的鼓励政策。


上一篇:中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景 下一篇:四连板恒为科技:公司昇腾Deepseek一体机尚在样机研制推行阶段